暑假期間因為身材矮小問題
到醫院就診及諮詢的兒童及家長數量明顯增加
不過有很多兒童都延誤了黃金時間
以至於錯過長高成長的機會
現在不如過去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
反而都是營養過剩、營養不均
而孩子們普遍發育都屬正常
不過還是有部份孩子發育成長較慢
不僅孩子自己缺乏自信,家長也很擔心
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新加坡臨床研究中心
在2013年便針對身高對於心理健康影響進行研究
研究對象為4414名新加坡華裔人士
發現平均身高171.3公分的人
心理健康指數比平均身高僅145.2公分的高11.2%
而研究人員依照研究對象資料指出
身高較高的組別,一般學歷也比較高
生活環境也較好,已婚者也較多
雖然此份研究無法代表什麼
但是研究指出,身高會影響下丘腦垂體的腎上腺皮質賀爾蒙
與心理健康有所相關
加上一般社會印象較偏袒身高較高的人
容易導致社會經濟地位的不同
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及心理健康。
新聞也指出,霸凌主因6成都是因為身材外表
其中瘦小的孩童常常受到霸凌
而現代霸凌都非傳統肉體霸凌,而是關係霸凌
以排擠、疏遠方式讓被霸凌者感到痛苦
這樣長期的心理壓力,以及長時間焦慮的情況下
反而會讓內分泌系統更混亂,影響生長激素分泌
反而更長不高
此時家長更要主動關心孩子的心理問題
同時積極透過正確的方式
還改善孩子的成長發育
在營養方面,要為孩子均安排飲食
隨時糾正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多補充維他命、礦物質和蛋白質
以保證孩子能得到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及熱量
在睡眠方面,10點為最佳的睡眠時間,
同時要保證睡眠充足,讓生長激素正常分泌
在運動方面,可以特別加強像是跳繩、籃球等運動
有助於腦垂體生長激素的分泌
同時刺激骨骼板增長,促使身體長高
其實家長不要太過於擔心
但也不可太過於放心
很多家長會想說,孩子久了自然就長高
而錯失最佳的成長發育時間
如果有發現孩子身高低於正常平均值
就建議要多都注意,避免孩子身高不夠高
又引發許多心理上的問題
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去醫院
要求醫生打生長激素
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其實老祖宗的智慧很棒
傳統漢方中醫的一些天然轉骨方
就能有效幫孩子補充營養
同時調養孩子的身體
因此在近幾年許多人都喜歡用漢方補養品來幫孩子進補
也是不錯的選擇